齐父放下手中筷子,“衡儿的意思是,这次臭号,是韩琦动的手脚?”
王立冬道,“一半一半吧。这些年我得罪了不少文官,这韩琦又是‘文官至上’的典型代表,动点小手段也正常。”
这几年四海商社的生意越做越大,四轮马车,海洋捕鱼,时令蔬果海鲜快运,钢材,肥皂生意等等...也拉着一大批勋贵武将发了大财,却一直不带着士大夫一起玩,而且还挤压了这帮人的不少生意,可想而知士大夫有多不待见他了。
齐父捋了把胡须道,“最近两月韩琦上朝时,常提盐务的事,我估计他是看上我三司使的位置了。”
平宁郡主关切道,“盐务什么事?”
齐父道,“最近几年各地私盐泛滥,盐税流失严重,韩琦就抓住这点做文章。”
平宁郡主紧张道,“陛下说什么了?”
见到媳妇有些担心,齐父忙宽慰道,“私盐贩子背后,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勋贵官吏,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真要认真查,满朝文武不说全部,八九成都会被牵连到。就是陛下也会被殃及....”
当今官家的表弟兼女婿,就是开封府有名的大私盐贩子之一。
一查全是自己人,没法搞!
“韩琦可是枢密副使,应该也知道吧?”
“他当然知道。也知道这事对我肯定没什么影响。
自从我接手三司后,财税收入每年都有增长,也就盐务这块没什么变动。想找我的茬,也只能在盐务上做文章。”齐父继续道,“这只老狐狸,醉翁之意不在酒,我猜他是做戏给某人看呢!”
“什么人?”
“未来的官家!”
齐母的脸色一下耷拉下来,“陛下的身体是越发不好了....”看了房内的众人,除了自家三人,其他的都是心腹后,小声道,“今日进宫,我从皇后那得知一个消息,官家前几天咳血了。”
齐父震惊道,“咳血?”
这年代,咳血症可是不治之症,代表寿数已尽,了不起熬个半年,快的话也就两三个月。
齐母点点头。
齐父喃喃道,“怪不得!”
一时间,屋内的气氛有些凝固。
这就代表着,最多还有半年,大宋就要变天了,要换新老板了。
意味着大宋的核鑫领到班子,会进行大的调整和变动,会有大批新任董事长的心腹上位,而前老板的跟班们,除非交上足够分量的投名状,否则被退休是必然的。
退休回家养老还算好的结局,要是遇上个不讲究的,吃相难看的主,就会往前翻旧账,齐父可是干了快二十年的肥缺,家里金山银海,要是抄了,绝对能让新皇打个饱嗝。
王立冬不在意道,“这不是意料之中的事。就我们家现在的实力,没什么好担心的。
到时候看新皇这人的行事,要是不行父亲就主动辞官挂靴。
然后带着母亲,去大宋各地转转,也可以去高丽那边看看。
要是玩够了,想继续做官,也简单,去高丽或者倭国当国王,这可比三司使刺激多了...”
齐母想了想,脸色好看不少。
齐父眼前大亮,真要当上了国王,自己就一个媳妇,大臣们肯定会纷纷上书劝他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齐氏列祖列宗,应多娶几个妾室(侧妃)。
越想越激动,不过......偷偷瞅了眼媳妇,只望见一道冰冷的眼神,忍不住一哆嗦,忙道:“国王什么的就算了,总督倒是可以试试。”
王立冬好笑道,“行,总督就总督。”
看了眼自家官人,平宁郡主岔开话题道,“衡儿,这次考试有没遇见顾家二郎?”
知道老娘说的顾家二郎就是顾廷烨,王立冬咽下嘴里的米饭,“出贡院的时候遇上了。他怎么了?”
齐母一脸八卦道,“听说顾二郎在外面养了个外室,而且还生了两孩子。”
“真的假的?”齐父惊讶道,“你听谁说的?”
“今天不止我被皇后召进宫,还有好几家大娘子,顾侯家秦大娘子,聊天的时候无意间漏了嘴....”齐母看着儿子道,“今天顾二郎没和你说这事?”
王立冬有些无语,除非顾廷烨脑子坏了,才会到处嚷嚷他包小三的事,摇头道,“顾二叔没说起这个,不过他和我说,最近没住家里,说是暂借在朋友家。”
齐母立即追问道,“有说哪个朋友?”
“没,我说送他,他没让,我就回来了。”
看着齐母有些失望的表情,王立冬暗自吐槽,再强势的女人,也是女人,也免不了一颗八卦的心。
齐父问道,“顾二郎的外室是哪家的?”
齐母道,“不是什么正经人家的,好像是什么勾栏瓦舍里的。”
齐父皱眉道,“这顾二郎怎么想的,有外室也就算了,怎么还生了两个孩子。以后哪个正经人家,会把姑娘嫁给他。”
古代可以三妻四妾,但一般都是正妻先入门,然后再纳妾,等正妻生下了嫡长子后,才会允许小妾生子。
不过大多正妻都不愿让小妾生子,因为有了庶子的小妾,威胁性大增,而且庶子成年后,也会分走一部分家产。
如果没娶妻就有了私生子,代价就是娶不到门当户对的媳妇,只能向下兼容。
要脸的人家,都不会愿意让女儿嫁人后就给人当后妈的。
像知否电视剧,顾廷烨为了娶到盛明兰,只能挖坑算计盛家,否则盛老太绝不会同意把孙女嫁给顾廷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