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关于衰变能源到底是属于核能还是常规能源的讨论愈演愈烈的时候,在没有任何人知道的地方,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世界能源结构的时候。
准确的来说,是能够改变储能装置市场的事情,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实验的敏感性的问题,这次的实验不可能为外人知晓,甚至就算是自己人直到的也很少。
12月15日,
在商业部和科技部关于乏燃料处理装置出口的问题和美,德,法,英,日等国家进行协商的时候,或者说就是讨价还价的时候,一场关于衰变能储存的实验开始了。
首先出场的是位于山体下方的一台巨大的装置,该装置丝毫不比乏燃料的处理装置小,甚至还要大上许多。
从外表看大概是看不出来这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初一看到还没准以为这个是用来做乏燃料处理的第二代装置。
但是很遗憾,这不是。
伴随着所有的检查都已经到位,王峰让人把早已经准备好的锆90给放到了装置内部,在反复检查确认无误之后,王峰下达了实验开始的指令。
首先开始亮起的是装置上的信号灯,拿一排排的红色信号灯一个个变成绿色,表明了充电的功率在一步步达到满负荷。
是的,没错,如果不那么严瑾地讲,这可以认为是一个巨大的充电器,只不过这个充电装置的价格稍微有些贵而已。
“充电功率已经达到满负荷,安全装置正常!”
“充电正常,已经检测到材料放射性,锆90已经开始了转化,转化速率正常!”
“已经检测到锶90的贝塔衰变信号,衰变功率不受影响。”
“锆90转化速度稳定,可以确定安全。”
......
一道道的命令有条不紊地传达下去,实验员们也是跟随着王峰南征北战的老员工,都熟练得很,基本上没有任何的问题。
在这里坐着的基本上都是博士,而且是非常熟练的博士,毕业院校至少也是985,甚至是c9强校,非常厉害!
博士就已经很难得了,而名校的博士更加难得,别看目前我们的博士数量还不少,但是质量嘛...只能说有时候大家只要海归博士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目前我国在校博士生已超过25万人,每年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超过5万,比美国多出1万多。自2008年起,我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
如此庞大的博士生规模,质量又如何呢?
创新性是博士培养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而目前这一指标主要体现在有足够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发表上,论文的引用次数直接反映影响力的大小。根据ESI数据库统计,收集在该年的论文中在数量方面,美国排在第1位,中国虽排在第二,但总数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在平均单篇论文引用数方面,美国排第7,而中国却排第105,差距明显。
当然,仅用学术论文来衡量创新水平并不全面科学,但这些数据所反映出的我国优秀博士生培养不足的问题足以引起教育界的警惕和深思。
日前,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青年科学家论坛举办了主题为“优秀博士的培养难在哪里?”的特别论坛。此前,2012年中国计算机大会曾就这一主题举办过专题论坛,当时听众挤满会场,讨论甚为热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这些称号都是对南京大学年轻教授周志华的学术肯定,这位年轻的教授目前虽只培养出6名博士生,但其中5人获得了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优秀博士论文奖。
“我觉得最大的难点就是怎么激发研究生的兴趣。”周志华说在这一点上失败的例子很多,“一些学生一开始说对某个领域很有兴趣,特别想跟我做研究。可是一年之后,他们就发现研究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他们更多是从一些书籍、报纸杂志看到学术成果的价值,看到学术明星很光彩夺目的一面,但是想不到他们背后付出的心血。”
“很多励志书籍会讲学术成功如何激动人心,但实际上,激动人心的事情多少年碰到一个就会很开心了,剩下大量的都是失败。就算真的取得一些成果,离现实世界的荣誉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博士培养往往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仅过程漫长,成就感的反馈也不及时,周志华体会深切:“研究做好了,可能若干年后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真的只有享受科研本身,研究才能持续下去。所以,科研最大的回报其实是好奇心的满足感。”
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老师在招生时就会考查学生是否对未来的研究做好了充分准备。
“志存高远,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这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李建中教授总结的学术型博士应该具备的四个素质。
作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李建中录取博士生的第一个条件是热爱基础研究。他会与学生谈话,看学生是否真的喜欢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告诉学生,如果选择做这方面的研究,将来可能做得很辛苦,也有可能一生都没有什么成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